校园贷是指在校学生向正规金融机构或者其他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
“校园贷”某种程度上就是以服务为名义的高利贷,分期付款外衣下的分期贷款,往往合同中暗藏欺诈行为,一些金融知识欠缺的同学极易上当。
2017年5月27日,中国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杜绝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以培训、求职、职业指导等名义,捆绑推荐信贷服务。2017年9月国家教育部明确取缔校园贷款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校园贷"惯用套路"
1.不法分子假冒学生或校友身份,获取信任,借手续费、奖励话费等名义,引诱提供真实身份信息,利用虚假信息,假冒身份骗贷圈钱。
2.不法分子假借投资名义,打着助学或者创业的旗号,以发展“下线”等传销方式,实施逐级诈骗敛财。
3.身边同学苦苦请求,借用你的学生证或身份证信息帮他办理校园贷、注册网络公司,出于义气,将信息告诉同学,结果被追讨欠款的成了自己。
4.不法分子打着兼职、刷单、招聘或培新旗号,假借提升社会综合能力或赚取零花钱的名义,诱骗在贷款平台注册并将贷款划转到指定账号作为保证金、或承诺将分期归还本息等骗取资金。
我们不要相信任何网络上的贷款信息,贷款我们要选择正规渠道,像国家的生源地贷款等等。
时刻擦亮自己的双眼,网络上任何关于自身利益的信息都要仔细辨别。
计算机系新媒体中心出品
文案编辑:高志齐
排版编辑:孙建强
审核:魏欣欣
指导老师: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