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信息 > 信息聚合 > 河北一农民让百年梨树结出“奇特果”,每个梨都有不同的颜色

河北一农民让百年梨树结出“奇特果”,每个梨都有不同的颜色

2020-08-05 16:17:04来源:
 

炎炎夏日,梨果飘香。位于河北省肃宁县尹庄村的梨园中,果农彭晓光正冒着酷暑采摘梨子。我们大家都清楚,普通梨大都在农历八月十五左右成熟,而彭晓光所种植的梨目前已经进入采收期。

其实,彭晓光所种植的梨树,还不单单是个早熟品种。再看梨的颜色,通体呈现酒红色。彭晓光说:这是红啤梨,原产自美国,是自己两年前引种过来并获得成功,这种梨要比普通梨早熟半个月。

走进彭晓光的梨园中,笔者发现,像这种新奇特的梨子可不少,很多梨子市面上都不曾见过。彭晓光介绍,他的这片梨园总共15亩,其中嫁接了43个梨品种,不仅有红啤梨,还有五彩梨等等,很多品种一般市面上很难见到,其中有的品种还属于试验阶段。

彭晓光所在的尹庄村,位于古唐河的北岸,古唐河沙质土壤,让这里的百姓自古以来就以种植梨树为主。尤其是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由于当时的梨销路好、收益高,后来全村所有耕地都栽种了梨树,没有一点农田用来种植大田作物,因此形成目前千亩梨园的壮观场景,每到收获季节,千亩梨园飘果香。

尹庄村梨园,除了面积大之外,还要数古梨树多。据当地果农介绍,尹庄村的千亩梨园,百年以上的古梨树就有10000多棵,而300年以上的古梨树就有3000多棵。彭晓光坦言,自家这15亩梨园中,多数梨树都在百年以上,虽说树龄不短,但这些古梨树仍旧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是他家的主要经济来源。

与其他农民一样,已过而立之年的彭晓光,这些年来见证了梨果业的起起落落。作为一个果农,如何把握市场主动权,实现梨果业的稳步增长。思前想后,彭晓光觉得,要想实现突破,还要靠科技种植,不能种植“大路货”,实现人无我有,不能走寻常路。

因此近些年来,彭晓光开始引种、嫁接新奇特的梨品种,其中既有早熟品种,又有原产于国外的品种,先后嫁接引种了43个品种,走别人不曾走过的路。这些品种因为早熟或稀有,因此卖价不错。

虽然彭晓光只是个农民,但是说起这些梨果,从彭晓光嘴中经常能蹦出“抢占市场”这类词。彭晓光一边采摘梨一边说:“比如这种梨叫作‘新梨7号’,这是一个抢占市场的品种,它比普通梨早熟20多天,7月份采摘,采摘期两个月,然后放入冷库,能够存放到来年的7月份,一年都有梨销售。”

彭晓光坦言,作为果农,只会管护果树还不行,还要学会抬头看路、找市场,抓住市场脉搏,跟市场共舞同跳动,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他坦言,正是由于看路、找市场以及相信科技种植带来的力量,因此这些年来自己沾了不少光。

每当说起自己种植的这些“新奇特”的梨品种,彭晓光就会收不住。“我这15亩梨园,43个品种,形状、颜色、品种都不同,都是通过这些古梨树嫁接而来的,即便是种植梨树多年的老梨农,来到我这里都感觉到很新鲜。”彭晓光一边采摘红啤梨一边说。

彭晓光表示,自己会在科技种田的这条道路上继续走下去,既是为了自己,更是为给当地其他果农趟一条路,让大家走出传统种植模式,让大伙都能实现增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