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信息 > 信息聚合 > 解密15年前重庆某地数十亩地被贱卖的隐情

解密15年前重庆某地数十亩地被贱卖的隐情

2025-08-26 19:07:35来源:中视财经网

  编号(2016)最高法执监262号的公文,已是这座司法殿堂第二次为重庆市渝江混凝土有限公司发出督办令。三年前,同样盖着大印的(2013)执监字第223号通知书,早已沉入山城迷雾。 15年前那场改变企业命运的拍卖,在当事人苦苦地追索、探究之下,终于挖掘出一群“衣冠制服”的狰狞面目——

  2006年深秋,重庆北城拍卖公司的任勇勇将厚厚信封推给律师杨勇。7.5万元现金分两次交割,一次在北城办公室,另一次在朦胧的记忆里。“拍卖和律师行业都是相通的,给中间人感谢费是行业惯例。”当时的杨勇这样说服自己。他未曾想到,这笔钱买走的是渝江公司价值接近亿元的土地。此后数年,他忍受不了日日夜夜良心的遣责,向债务人道出了实情。

  评估报告深夜送达,37亩土地价值莫名缩水

  2006年国庆前夕,红楼宾馆外的临时办公室灯火通明。当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评估报告被拆封时,空气瞬间凝固。

  “六店子地块市价起码五千万以上,评估结果才两千万!”时任渝江公司债权人重庆维利物业有限公司法律顾问的杨勇清楚记得财务总监张大坤的怒吼。这份由重庆同诚资产评估公司出具的估价报告,将25202.9平方米(约37.8亩)黄金地块定价仅2000万元,不及周边市场价1/5。

  蹊跷的评估程序。重庆市检察院第一分院2008年6月18日发出的检察建议书([2008]渝检一分院民行改建1号)明确指出致命漏洞:“2006年9月6日未通知被执行人渝江公司的情况下选定评估机构”。卷宗里所谓“五次联系彭建铭未果”的记录,在法定代表人早已失踪人尽皆知的情况下,不过是程序违法的遮羞布。

  拍卖桌上的魔术手。两路口其香居茶馆,中国银行代理律师颜某黎引荐的年轻人任勇勇,此刻正殷勤斟茶。几天后电话如约而至,“能否在拍卖上帮个忙?选我的北城拍卖公司。”当杨勇被传唤至一中院司法技术室时,才发现所谓“复评沟通”竟是骗局。技术室负责人罗红红法官要求他在介绍信上添加上名字,“你代表渝江公司选吧。”这份2006年10月19日开具、限定三天有效期的介绍信,在过期二十天后被神奇激活,原本仅介绍黄荣建“查询评估事宜”的内容,竟变更为选定拍卖机构。“罗红红法官让我把名字添在黄荣建后面。”杨勇在2021年忏悔材料中承认。没有授权委托书,没有公司决议,仅凭被篡改的介绍信,北城拍卖公司就在这出双簧中登台亮相。

  律师的良心债。十五年后,杨勇在《情况说明》中揭开黑幕:“该地块在北城拍卖公司、某大型银行的合谋下、一中院违规操作下,造成数千万损失。”字字泣血。最震撼的坦白在第五部分:“任勇勇分两次给我7.5万元现金……作为律师,非常后悔。”当这位执业证号15001200310286849的法律人选择说出真相时,司法拍卖黑链终于显形,评估机构同诚公司未通知债务人便出具缩水报告,北城拍卖提前行贿锁定交易,中行律师牵线搭桥,法院技术室伪造委托程序。更令人心寒的是抵押权人的缺席。检察建议书第三项明确指出:明知土地抵押给工商银行建北支行和九龙坡信用社,法院却未依法通知其到场。当法律设定的安全网被司法者亲手撕破,价值近亿的企业资产便以2120万元成交,每亩仅40万元的价格,不到市价的1/5。

  检察监督成为一纸空文,法院督办被束之高阁

  重庆市检察院第一分院2008年的检察建议书如同手术刀般精准:“撤销同诚(2006)估字第1022号估价报告及2006年11月27日拍卖行为。”鲜红的印章下,是司法系统最后的自净机会。

  然而被举报人黄耀耀(时任重庆一中院主要领导,后升任重庆高院领导)等人构筑起铜墙铁壁。在渝江公司向中央督导组的举报信中,痛陈现实:“黄耀耀及其一伙推卸责任、轻描淡写地说只有点瑕疵”、“市检察一分院建议被置之不理”。当法律监督失效,企业只能寄望最高司法权。2013年与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两次发出督办通知,要求重庆市高院“依法妥善处理”。但据举报信披露,重庆高院协调会变成踢皮球现场:“怕沾手、不担当,相互推诿,均以存在瑕疵不予纠正”。

  制度之殇:司法拍卖何以沦为当时的掠夺工具?

  渝江公司的血泪遭遇绝非孤例。当司法拍卖成为某些人点石成金的魔术棒,背后是制度防线的全面失守。

  评估黑洞如同合法抢劫。法律规定评估需当事人协商或随机选定(案发时最高法《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第5条,以下同),但渝江案显示,当法院与评估机构形成利益共同体,价值数亿的土地可以“技术性”缩水80%。

  拍卖黑箱暗藏腐败密码。从北城公司提前接触律师,到法官授意冒名签字,程序正义在权力面前沦为装饰。而法律要求的“通知优先购买权人”(第14条)、“协商公告媒体”(第12条)等保障,在重庆一中院执行卷宗中集体蒸发。

  2023年深秋,六店子地块已崛起成重庆繁华商圈,而渝江混凝土公司仍在寄往北京的信件里呐喊:“督导组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恨最怨最烦’的问题......”泛黄的卷宗里,杨勇的忏悔书与最高法院的督办通知形成荒诞对照,当违法者已经忏悔,希望司法系统不再在沉默。

  这不仅是37.8亩土地的争夺,更是对法律信仰的终极拷问,当最高法院的监督权被地方不法势力消解,当检察建议沦为橱窗摆设,当法官可以任意篡改文书程序而不受追责——那些写在法律条文里的权利保障,是否终将成为一纸空文?在渝江公司奔走申诉的第15年,六店子地块上每平方米50000元的商铺正热销,而15年前每亩40万元的司法定价,像一柄刺穿法律尊严的匕首,在卷宗上洇出暗红的痕迹。(黄盛)

  (注:文中相关人名为化名)

  来源链接:http://www.ccepi.cn/ccep/2025/0826/61360.html

标签:
免费发布分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