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斑驳,树影婆娑,一间古朴的砖瓦房里,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木香。在静谧的午后,杨建强端坐在工作台前,手中的线锯如同时间的画笔,在色泽温润的紫檀木上穿梭游走,一点点勾勒出栩栩如生的精美画面。锯木的“吱嘎吱嘎”声,宛如岁月的跫音,悠悠回荡在他与清供摆件相伴近四十载的漫长艺术旅程之中。
杨建强正在加工原材料
1987年,16岁的杨建强踏上了学艺之路,从此与清供摆件结下了不解之缘。彼时的他或许未曾料到,这一学,便是一生的坚守与热爱。
清供摆件,源于秦汉,鼎盛于明清,其品类丰富多样,囊括了文房四宝、花瓶、插屏、鼎、首饰盒、镜箱、茶叶罐、麻将盒、博古、香炉架等数十个品种。它不仅是文人墨客们寄托风雅情思的载体,更是历史长河中沧桑变迁的无言见证者。而杨建强,正是这门古老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
杨建强制作的清供摆件
踏入杨建强的收藏室,仿佛进入了一条时光长廊。这里,每一件清供摆件都透露着岁月的痕迹和匠人的心血。从选材到雕刻,从开榫到组装,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杨建强对清供摆件独到的理解,凝聚着他炉火纯青的精湛技艺。杨建强选用的木材,多为源自南亚泰国的优质酸枝木和紫檀木,这些珍贵的木材在他匠心独运的雕琢之下,化作了文房四宝的幽雅清致、花瓶插屏的绰约风姿,每一件作品都散发着浓郁醇厚的文化气息与鲜明独特的民族特色,令人心醉神迷。
杨建强所创作的作品,其声名早已不限于国内,更是远扬海外。从杭州、上海、广州等国内重点城市,到美国、马来西亚等世界各国,他的作品广受赞誉和认可。凭借卓越的艺术造诣,他先后获得了11个国家级的金奖、10个省级金奖等共计30余项殊荣,成为了业界公认的领军人物。
杨建强的荣誉墙
90年代末,电脑逐渐普及,杨建强敏锐地意识到,这或许是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融合的一个契机。1997年他毅然决定开始学习使用电脑,这对于一个从未接触过现代科技工具的传统匠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从零开始,一点一滴地摸索,从最初的打字、上网,到后来的软件操作,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与不易。随着电脑技能的掌握,杨建强开始尝试自行设计图案,将传统的清供摆件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系列既保留传统韵味又不失时尚感的作品。
杨建强是土生土长的慈城人,除了早年前往余姚拜师学艺的那短暂两年时光,五十余载的悠悠岁月,他都深深扎根于慈城这片底蕴深厚的土地上。而谈及慈城四十年来的沧桑巨变,杨建强嘴角微微上扬,随即脱口而出一句富有深意的话语:“给我几百天,还你一千两百年”。
杨建强制作的杭州亚运会骨木镶嵌贵宾礼盒
四十载岁月匆匆而过,慈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惊人变化。昔日宁静古朴、宛如水墨画卷的慈城,如今,已逐渐演变为如今集历史底蕴与现代时尚于一体的文化胜地。街道两旁,古老建筑与现代商铺交相辉映。周信芳戏剧艺术馆、药商博物馆、抱珠楼等新兴文化设施如繁星点点般纷纷涌现,为这座小镇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每逢节假日,慈城的大街小巷便热闹非凡,孔庙、县衙、冯俞宅等历史悠久的文化古迹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传颂着往昔的历史回响,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岁月的痕迹,感受历史的脉搏。
常言道:“先饱口福,再饱眼福”,在杨建强看来,这恰好反映了慈城镇乃至江北区人民群众审美需求的深刻变化,“现在来找我买清供摆件的人越来越多了,而且大家还都想要点个性化的定制,这无疑为我的创作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发展这门古老手艺的决心。”
杨建强制作的作品,名为“和谐”
从前清供摆件制作是一门手艺,而如今,在时代的浪潮下,它已成功跻身非遗之列,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杨建强也从一位纯粹的手艺人逐步蜕变成为非遗传承人、匠人和技能大师,这既得益于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执着坚守与不懈努力,也离不开江北区在非遗文化领域持之以恒的建设与扶持。近年来,《江北区加快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和《江北区关于加强公共文化高品质发展的若干政策》相继出台并落地实施,包括名录入选奖励、年度考核补助、等级创建奖励等,极大地激励了非遗传承人和传承基地的积极性与创造力,推动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江北区还积极申报“一人一艺”新空间等措施,推动非遗文化的活化利用和创新发展。
杨建强进行骨木雕刻
在杨建强的带领下,骨木镶嵌(清供摆件制作工艺)非遗传承基地蓬勃发展,成为了江北区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此外,江北区还陆续建成了玉成窑非遗传承基地(玉成窑文化研究院)、年糕制作技艺非遗传承基地、庄桥剪纸非遗传承基地等诸多非遗传承基地,它们如同璀璨星辰,共同勾勒出江北区非遗文化传承的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动人图景。
杨建强正在介绍自己的作品
走出收藏室,杨建强望向窗外那片被晚霞染红的天空。此刻,慈城的轮廓在夕阳下变得柔和而温暖,古老与现代在这一刻几近融合,仿佛是对他多年坚守与创新的最好见证。光影交错之间,杨建强的身影渐渐融入慈城的暮色之中,他仿佛成了这个小小世界的一部分,成了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用一件件清供摆件,讲述着属于慈城,也属于他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