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小的花坛、硬化的地面整改完毕了,古樟树可以自由呼吸了!”近日,宁波市江北区检察院检察官实地回访古樟树周边环境整改情况时,欣慰地笑了。
2024年8月起,江北区检察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浙江省古树名木保护办法》等相关规定,开展城市文脉保护专项行动,对辖区古树名木保护情况进行全面“大体检”。结合“益心为公”志愿者提供的线索,检察院发现江北区回龙寺内的一棵古樟树存在生长环境不达标、消防安全隐患及保护措施不到位等问题。
承办检察官正实地勘查
经承办检察官实地勘查发现,回龙寺内的古樟树周围被砖混结构的狭小花坛所环绕,花坛外围铺设了不透气的硬化水泥地坪,且树干附近留有明显的用火痕迹。由于古樟树的根系紧贴花坛和水泥地坪,长期生长受限,导致花坛和部分水泥地坪表面逐渐被撑裂,形成了细密的裂纹。
“该古樟树为三级古木,根据《浙江省古树名木保护办法》规定,其保护范围不应小于树冠垂直投影外2米,且禁止非通透性硬化古树名木树干周围地面。那棵古樟树的环境明显不符合要求。”江北区检察院某承办检察官回忆道
2024年9月初,承办检察官联合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再次前往实地,确定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牵头,联合属地街道对古樟树周边生长环境进行整改。随后,江北区检察院向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与属地街道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尽快履行古樟树保护职责。
如何才能根据古樟树根系生长特点制定适宜的整改方案?为此,江北区检察院于去年9月底召开了一场古樟树保护行政公益诉讼听证会,邀请宁波市农科院林业专家、人大代表、社区书记、行政部门代表及“益心为公”志愿者等多方参与。在充分讨论后,最终确定了兼顾建筑完整性的整改方案。
古樟树保护行政公益诉讼听证会
2024年11月,古樟树周边环境整改完毕,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书面回复了检察建议:花坛扩充了,硬化地面替换了,树干周围火灾隐患消除了……如今,古樟树重新焕发生机,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向所有参与保护工作的人们道谢。
“保护古树名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日前,江北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检察官结合最新颁布的《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为辖区居民送上一堂生动深刻的法治宣传课,推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