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信息 > 信息聚合 > 城乡融合发展 民生福祉增进 镇海全方位立体绘就共同富裕新图景

城乡融合发展 民生福祉增进 镇海全方位立体绘就共同富裕新图景

2025-01-16 11:23:02来源:

  图为临江社区“一老一小”欢聚迎新。

  2024年,镇海区全力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和成效,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作出积极贡献。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0亿元,同比增长5.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超8.7万元、5.3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持续缩小。

  2024年,镇海区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9%,省市区三级民生实事均按时保质完成。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44万余人,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2479套,建成市级示范型镇街道助联体服务站3个,基本医保扩面增长率居全市第一,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0.5%,完成燃气“瓶改管”4000余户……

  共同富裕,民心所盼。

  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我们看到镇海百姓真实可感的美好生活。

  城乡并进,融出共富经济圈

  从距离宁波东部新城最近的庄市街道电商园区到宁波北花园九龙湖旅游度假区,一辆既可载人又可载货的“共富巴士”最快40分钟直达。

  2024年11月,九龙湖镇推出“共富巴士”,这辆巴士不仅承载了游客与村民的欢声笑语,更成为连接乡村与外部市场的桥梁,为当地经济发展开辟了新路径。当地巧妙地利用公共交通资源,将偏远山村的优质农产品与广阔市场紧密相连,实现了从“山货出山”到“共富直达”的华丽转身。同时,该镇还加快建设集镇消费中心,依托山水资源强化招商引资,多点发力,乡村与城镇并进,逐步提升全域板块的商业水平和竞争力,从而释放消费潜能、推动经济增长,带动全域共富。

  坐在永旺花海喝咖啡,目之所及是“诗和远方”。谁能想到,恬静乡村的“另一面”是甬江科创区核心区域,周边是宁波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等高校院所以及甬江实验室等产业园区,周围还有1902万科广场、开元广场等商圈。

  通过盘活闲置资源,永旺村打造了“乡野青创集”创业孵化园区,目前已有49家企业和商家入驻运营,涉及餐饮民宿、影视传媒、设计展示等领域。此外,永旺村还利用12亩闲置集体建设用地,与宁波慧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打造青创公寓,如今已经吸引了不少青年人才入住。“原乡人”增收致富、“新乡人”安居乐业、“归乡人”返村创业,这便是镇海的“永旺”密码。

  如今的镇海乡村日益焕发新风采,乡村艺术博物馆、特色农家乐、精品农场等多元业态不断聚集,游客络绎不绝。2024年以来,全区43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32868.91万元,所有行政村实现集体经济总收入150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

  做好“兜底”,构建“弱有众扶”格局

  坚决守住民生底线,更好解决“急难愁盼”。在镇海,共同富裕示范先行的区域实践,既是落实中央和省市委部署要求的具体行动,也是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更高期待的必然要求。

  25岁的招宝山街道居民林春怡因肢体二级残疾,日常出行只能靠轮椅,但在家门口的“益启爱”共富工坊工作时,敲打键盘“指尖翻飞”。经镇海区残疾人艺术团牵线,原本为就业问题发愁的林春怡成为“益启爱”共富工坊车站路社区残疾人创业服务基地的一名快递业务员,自此点亮了她的生活。

  在共富工坊,林春怡与辖区众多残疾人一同迈出了“就业共富”的第一步。2024年,镇海区共建立13个公共空间共富窗口,帮助30余名残疾人平均每月增收300余元。

  2024年,对于特殊群体,我区持续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累计推送各类帮扶信息超2.9万人次,重点群体就业帮扶覆盖率动态实现100%。有序推进救助政策衔接,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2493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2026万元。

  2024年,镇海区对低收入帮扶政策精准落实,制定出台《镇海区低收入农户精准扶持增收实施细则及资金管理办法》,创建低收入农户慈善共富基金,落实公益性岗位就业等帮扶措施9项,精准帮扶低收入农户44户,带动增收近15万元。2024年全年,全区建成农旅融合型“共富工坊”21家,吸纳低收入农户就业人数276人,帮助26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月增收超2200余元,相关做法获《人民日报》关注报道并入选“全国农村直播电商优秀案例”名单。

  聚焦“一老一小”,守护“朝夕美好”

  上有老,下有小的居民如何减负?老人的餐食问题,有家门口的食堂;小孩的托育问题,有社区“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宝妈”创业,还有家门口的创业基地孵化你的创业梦……这是在蛟川街道临江社区的幸福生活写照。

  老年人和儿童是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群体,也是体现城市温度、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一个地方共同富裕的成效如何?“一老一小”最能感知。一直以来,镇海区加快改善民生步伐,坚持以民生实事为抓手,倾力呵护“一老一小”,切实解决好群众的实际困难,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做好“融合”文章,我区推动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努力让老人过上“老有所养”的幸福生活。

  2024年全区新增标准化老年食堂2家,村社老年助餐服务实现全覆盖,让老人就近吃上“暖心饭”。新改建居家养老服务站16个,投用嵌入式养老小微机构2个。2024年,镇海区建成“一老一小”融合服务示范场景5处,新增幼儿园托育部8家、托位320个,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驿站社区覆盖率全市第一。共富基本单元建设全省领先,招宝山街道入选浙江省街道全域未来社区建设试点。

  此外,镇海区还不断健全养老助老服务,每万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42人。着力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推动村级医疗机构全覆盖。2024年,我区持续强化社会兜底功能,深挖社保扩面潜力,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完成32.01万人,完成率超100%;新增电子社保卡签发量2.65万人,完成率居全市第二。

标签:
免费发布分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