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信息 > 信息聚合 > 制度创新护航新能源汽车“出海路”

制度创新护航新能源汽车“出海路”

2025-03-18 11:27:43来源:

  春日的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排成方阵的新能源汽车,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月28日上午,在宁波海关所属梅山海关关员的监管下,1584辆新能源汽车整装待发,通过572个框架箱、44个集装箱装船出运。

  虽然规模大,但这批新能源汽车的“出海”效率却丝毫不减。在“新能源车出口监管模式集成创新”的模式下,该批汽车仅装箱转场时间就缩短了24小时,有效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这正是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助力宁波市打造万亿级“新能源汽车之城”的缩影。面对新能源汽车专用滚装船运力不足,海运订舱难、运价高、周期长等制约因素,梅山海关、海事、边检等口岸部门积极创新,先后推出新能源汽车集装箱出口“一站式”监管模式、新能源汽车多式联运、“线上+线下”新能源汽车服务平台等多项创新成果。

  去年7月,上述成果的“集大成者”——“新能源车出口监管模式集成创新”成功入选2024年浙江自贸试验区第一批省级制度创新案例。自此,新能源汽车“出海”的宁波方案,为更多中国智造“走出去”保驾护航。

  流程上做“减法”,助力新能源汽车出口踏上“快速路”。

  曾几何时,新能源汽车出口需求和井喷式增长与运输资源的不匹配,使出口运输环节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堵车”。滚装码头资源紧张,航线班次不足,导致车辆等待出口的时间冗长,物流成本高昂,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对此,宁波海关和边检等部门以“一站式”监管和“前置查验、批量验放”模式破题。

  “该模式优化了出口流程,通过整合车辆集港、查验、装箱和出运等多个环节,让出口流程大幅提速。如今,企业只需在专业汽车作业场地完成一系列流程后,便可迅速转场至集装箱码头,享受优先装船出运的便利,再也不用被繁琐的出口手续和漫长的等待时间所困扰。”宁波海关相关负责人说。

  以梅山港区为例,目前新能源汽车从装箱到出海的全过程物流节点已减少3个,每箱次节省堆场转运时间1-2天,物流成本直降千元。在此基础上,企业还可根据自身生产计划向码头预约抵港时间,实现“提前申报—货到放行—抵港直装”,灵活安排汽车出口,提升整车出运效率。

  装车环节做“加法”,效率革命席卷运输链。

  一再创下新高的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向港口装运方式提出了新的需求,为此,新能源汽车多式联运、集装箱叠载法等创新成果应运而生。以梅山港区为例,该港区创造性地采用框架箱、集装箱、滚装船“三合一”的方式装运同一批汽车,最高缩短75%的订舱周期。

  更令人惊叹的是从“一箱两车”扩展到“一箱三车”“一箱四车”的叠载法。在抱轮式支撑固定技术、一级反向绑扎平衡技术及其他安装技术的加持下,一个集装箱可以装下3到4辆斜立的汽车。“这种新方法在确保车辆安全稳定的同时,有效利用了集装箱空间,使综合运输成本降低近40%,平均每个集装箱能省下千元真金白银。”中信港通国际物流公司装箱总负责人说。

  除了打通新能源汽车出口物流的“堵点”,宁波片区还将创新的触角延伸至知识产权保护、司法援助、证件换发等多个领域。

  在大碶街道横杨工业社区,宁波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知识产权刑事保护中心集成了知产申请、快速预审、调查取证、纠纷调解等多个事项。该中心自主研发了“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系统”和“宁波市商业秘密刑事风险预警感知平台”两大系统,整合了10余个政府部门数据,构建起覆盖50个风险维度的监测网络。

  “就像给企业装上‘电子哨兵’。”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心成立10个月以来,已为1174家企业生成风险体检报告1547份,通过算法模型帮助企业预警商业秘密侵权风险,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强大信息支撑。

  潮起东方,改革正劲,眼下的制度创新成果仅仅只是起点。放眼未来,锚定助力宁波打造万亿级“新能源汽车之城”的目标,宁波片区将进一步提高站位、放宽视野,驰而不息在港航服务、海铁联运、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精耕细作,以制度型开放助推中国智造在国际市场叩出铿锵回响。(记者 张凯凯 通讯员 朱丽丹 李赛文)

标签:
免费发布分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