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青年是城市的未来,是城市发展的活力所在。我县发挥海洋特色优势,坚持把“青年与海”人才计划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首位战略与长期策略,自2022年提出“青年与海”城市合伙人理念以来,吸引了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青年与海”城市合伙人凭借多元化的背景和专业技能,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群体,为象山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增添澎湃动能。即日起,本报推出“城市合伙人 与象山共成长”相关人物报道。
相比不锈钢和铝合金材质,钛合金更轻薄更坚固,高强度耐腐蚀,人们用钛合金制品也会更加安全友好。当前钛合金产品未能普及使用,成本高、价格贵则是重要的“拦路虎”。
而最近,开禾科技(宁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豪胤有信心搬掉这一“拦路虎”。“我们成功研发的DH-S绿色环保钛合金粉体和低成本金属注射成型技术,当前全球领先,能让钛合金成本下降百分之六七十,有望被人们广泛接受和使用。”张豪胤介绍。
张豪胤来自河南,是材料领域德国留学博士,曾在德国亥姆霍兹研究院和江苏一家上市公司工作,不仅学习掌握了金属注射成型技术,还带领团队尝试物理制粉法钻研钛合金粉末利用技术,成功将钛合金原材料制成钛合金粉末,再由粉末制成最终的钛合金产品。
钛是一种稀有金属。钛合金则是以钛为基础加入铝、钒等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消费电子、军工化工、航空航天、船舶、海洋工程等领域。传统的钛合金制品加工方式,需要在一块又大又厚的钛合金板材上反复加工、打磨,具有耗时长、损耗大等缺点。
张豪胤成功研发的两大核心工艺,在提高产品纯度、精度的同时,更是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传统工艺制粉法得到的钛合金粉体,通常只有50%可以用于销售,剩下的50%只能废弃。我们把原本废弃的原材料,通过核心粘结剂配方回收再加工,实现变废为宝。”张豪胤说,金属粉末注射成型技术可以实现钛合金产品一次成型,减少了大量机加工环节,再加上机械化、自动化生产,从而降低钛合金粉末及其产品的成本。
作为象山“半岛菁英”人才创新项目带头人,张豪胤去年被我县评为“青年与海”城市合伙人,并对其领衔的科创团队提供企业注册、项目申报等全周期服务支持。我县不仅为张豪胤寻找排摸独立厂房,还落实租金减免政策,提供人才创新创业金融支持,成功将其创办的开禾科技落户在象山一工业园区内。
开禾科技落地后,去年11月设备进场组装,年初已经进行了生产调试。“当前,钛合金粉末我们每天可以生产200多公斤,一年大概有80吨到90吨的产能。”张豪胤说,按照市场价格,钛合金粉末每公斤的价格在600元左右,而他们生产的钛合金粉末售价在200元左右,一公斤就能省下300-400元。
当前,海洋经济发展动能澎湃,钛合金这种耐腐蚀性产品前景广阔。“未来,我们希望钛合金和不锈钢一样常见常用,让更多的人用上钛合金制品。”张豪胤表示。(记者 夏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