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信息 > 信息聚合 > 象山乡村慈善“春天账本”活力四射

象山乡村慈善“春天账本”活力四射

2025-04-07 10:47:36来源:

  4月1日,县慈善总会今年第一季度慈善募集报表生成,一组组温暖数字跃然纸上:西周镇儒雅洋村556户村民新春期间捐献55.5万元;丹西街道上吴村180户村民实现百分之百参与募捐,共计捐款43680元;新桥镇山根村211户村民募集30260元……这些数字背后,是一场传统年俗与现代慈善的美丽邂逅,更是县慈善总会首创的“基层慈善四大工程”深入推进后呈现的一幅幅乡村文明生机勃勃的动人图景。

  春节,慈善募捐的“温情时刻”

  今年一月下旬,过年前的儒雅洋村,村委会发布的“新春慈善募捐”通知在村民微信群激起层层涟漪。村党支部书记陈松宝的手机响个不停:“陈书记,我捐10万元,给老家尽点心意。”……1月31日,正值正月初三这天,社会贤达和村民们的爱心在这个欢乐的节日里如潮水般涌来,单日募捐突破20万元。五年来,这个千年古村借传统节假日团聚契机,累计募集善款近千万元。

  山根村的“阿拉山根人”微信群让拜年红包秒变善款。村民顾晓燕在大年初二回娘家的路上,通过刷手机就完成了慈善捐赠。顾晓燕乐呵呵地向伙伴们展示着微信群里自己发的募捐红包,与大家分享慈善捐款的快乐。该村211户村民通过“线上+线下”方式,节日里募集了30260元,村党支部书记顾英彪坚持每晚在微信群“晒票据”,实现了“人人慈善”的公开透明化,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守岁对账”的慈善老书记。

  乡贤,反哺桑梓的“关键力量”

  新春期间,在儒雅洋村村班子的社会贤达团拜活动中,6位村籍企业家当场认捐50万元。陈松宝深有感触:“我们照顾好村里的‘一老一小’,游子的乡愁就有了落脚点。”去年村里建设农村会所,社会贤达们不仅慷慨解囊,更贡献专业方案,节省成本近百万元。

  上吴村的“爱心反哺”机制别具匠心。每逢中秋重阳时节,每户捐款家庭的老人都会收到村里购置的慰问品,用爱心礼遇善心。慈善工作站站长吴才林记得,2016年首次募捐后,一些没参与募捐的老人看到邻居收到米油等慰问品,纷纷催促子女“补上爱心”。如今,这个180户的小村已连续七年实现全民捐款。

  透明,慈善公信的“阳光密码”

  “对于善款我们坚持‘三晒’原则:晒来源、晒去向、晒成效。”山根村推出的“当日当晒”的“三晒”原则,让人们耳目一新:捐款当日公示来源,支出当日公示用途,项目当日公示进展。除了在村务公开栏前公布,“阿拉山根人”的微信群成员都能够第一时间看见账单。

  儒雅洋村的透明做法更显匠心:善款使用明细定期公示,重大项目建设邀请捐款代表现场验收。去年农村会所建设中,360万元投资里有97万元来自普通村民捐款。“带着账本走访乡贤,拿着规划争取支持。”陈松宝说,公开透明是最好的“劝捐书”。

  翻阅象山这份“春天账本”,数字背后跃动着温暖的心跳。当慈善扎根乡土、融入年俗,就能在春天播下善的种子、收获四季的温暖。(特约记者 张海峰 记者 黄玎)

标签:
免费发布分类信息